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襄图公告 > 内容

襄阳市图书馆“十四五”规划

2020-12-30 12:57:00 来源: 点击量:
0

 

襄阳市图书馆文

 

襄图发〔2020〕21号

 

襄阳市图书馆“十四五”规划

 

“十三五”是襄阳市图书馆大发展大进步大收获时期。“十三五”期间,襄阳市图书馆成功实现东津新馆建成并对外开放,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智慧图书馆建设、读者服务工作、知识信息传播工作都获得了历史性的突破,荣获国务院命名的第四批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国家文化和旅游部命名的全国地市级公共图书馆一级馆、全国妇联命名的全国家庭亲子阅读体验基地、共青团中央命名的全国青少年维权岗、湖北省文明单位等荣誉称号。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根据襄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结合襄阳市图书馆实际,现制定襄阳市图书馆“十四五”规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有关文化建设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牢牢把握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结合深入贯彻落实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公共图书馆法,加强襄阳市图书馆的建设发展,促进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相统一,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为襄阳市“一极两中心”建设提供文化和智力支撑。

二、发展定位

2025年,将市图书馆建成为汉江流域的文献信息资源存贮中心、科学文化知识传播中心、社会教育中心、数字资源开发利用中心、古籍保护利用中心、全市各级各地图书馆业务指导中心、全市旅游研学基地,力争打造成为湖北省及汉江流域示范性公共图书馆。

三、发展目标

(一)打造现代化图书馆。按照现代化图书馆的要求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文献资源建设、专业人才队伍建设、读者服务能力建设,提升多功能、多载体、网络化、智能化服务水平。

(二)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以总分馆建设、城市书房和流动图书站建设为抓手,推进城乡一体化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构建市、县、乡、村四级图书馆服务体系,确保全市公共图书馆80%以上达到国家一级馆标准。

(三)增强科学文化知识传播能力。进一步提升图书馆服务的公益性公共性和均等化水平。创新实施读书惠民工程,将讲座、展览等各类线上和线下的阅读推广活动提升至年均400场次以上,进一步提升襄阳市城市文明程度。

四、重点工作及项目支持

(一)实施信息资源中心建设工程

1.以读者阅读需求为基础,结合襄阳市经济社会特点合理购置图书,丰富馆藏资源,优化馆藏结构,力争馆藏文献资源达到230万册(件)。

2.加强书目数据标准化建设,为实现智能化检索及馆藏资源的远程传递奠定基础。

3.开展图书分编技能培训,提高馆员服务能力及读者的自主检索能力。

(二)实施科技信息服务中心建设工程

1.以读者阅览需求为导向,优化报纸期刊的馆藏结构完善文献资源体系。

2.结合襄阳市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产业结构特点,逐步建立具有襄阳特色的科技信息资源库。

3.突出重点,积极为襄阳的汽车、纺织、化工、农林牧副渔业等特色重点产业提供科技信息咨询服务,促进企业创新创业。

(三)实施文化知识传播中心建设工程

1.在巩固阵地服务的基础上,开展流动图书车进社区、进企业、进校园、进农村、进军营等活动,有针对性地开展特色阅读服务,大力开展助残及文化志愿者服务,加强对残障人群、老年人群、外来务工人员、留守儿童等群体的文化服务工作,年服务读者在100万人次以上。

2.进一步加强总分馆制建设,加快图书资源在总分馆及各分馆间的流通频率,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合理布局,积极推进城市书房建设,力争全市(包含县、市、区)每年新建城市书房10个。结合地域文化、历史文化、读者结构等特点,尝试打造特色分馆。

3.进一步提升品牌阅读推广活动的传播力和社会影响力。坚持“汉江讲坛”“少图课堂”“小诸葛读书会”等长期性常态化规范化系列化举办,根据年龄、职业、文化程度等特征,分别开展分群阅读推广工作。

4.积极开展群众性阅读活动,参与组织好“世界读书日”、“孔子诞辰日”等全国全省各级各类主题性阅读活动。充分发挥图书馆作为“全民阅读示范基地”的效能,营造好读书、读好书的良好社会氛围,搭建终身学习的平台。

(四)实施智慧图书馆建设推进工程

1.推进与5G、云计算、大数据、AI人工智能等技术相结合的图书馆智慧服务。不断推进技术赋能下图书馆业务流程优化与重组,以数据驱动推进图书馆全面信息化。

2.建设集纸本、电子和数字资源为一体的区域性云资源服务平台,数字资源总量达到30TB以上。创新文献信息借阅服务方式,让群众通过移动终端等便捷享受各类知识服务,促进供需精准对接。推行免押金信用借还。

3.不断深化移动阅读、数字阅读服务,实现延伸线上阅读、提高用户信息素养、凸显图书馆文化价值的有机结合。

4.充分挖掘和利用地方文献资源,建设较为系统、具有一定规模的襄阳文化特色数字资源库。

(五)实施业务指导辅导中心建设工程

1.常态化实施“馆员能力提升工程”。通过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方式,积极开展专业知识技能的学习培训,提升馆员能力素质。

2.深入各县市区、市直各系统各类型图书馆以及我馆的总分馆、图书流动站,开展人员培训和业务指导工作。

3.依托中国图书馆学会、湖北省图书馆学会、襄阳市图书馆学会,开展学术研究、学术交流活动。争取每年在中国图书馆学会、湖北省图书馆学会年会征文活动中获奖3篇以上,发表专业论文3篇以上。

(六)实施古籍保护提升工程

1.进一步完善馆藏4.4万册古籍的行款数据录入,书影上传工作。

2.启动《中华古籍总目》分省卷〈襄阳分卷〉及《襄阳馆藏古籍分类目录》编纂工作。

3.开展馆藏古籍保护利用工作。举办古籍善本的陈展、巡展、读者体验、经典阅读等活动,激发读者了解、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情。

4.建立建设古籍修复室,开展古籍修复、古籍数字化的前期准备工作。

5.加强古籍保护,参加“册府千华”“中华传统晒书节”等全国性宣传推广品牌活动,提升襄阳市图书馆作为国务院命名的全国重点古籍保护单位的影响力。

(七)实施旅游研学基地建设工程

1.充分发挥图书馆与科技馆、规划馆、文化艺术中心的聚合效应,围绕旅游业“食、住、行、游、购、娱”的六要素,整理馆藏地方文献,建立具有襄阳特色的旅游文化数据库,助力全市文化旅游发展。

2.加强对“楚文化”“汉水文化”“三国文化”“古城文化”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文献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打造具有襄阳特色的文化研学中心。

3.开发文创产品。学习借鉴业内业外经验,通过与相关企业、文化事业单位合作,提炼富含襄阳特色的文化元素,打造具有图书馆特色、品质、精神的襄阳市图书馆文化产品作品。

五、保障措施

(一)成立工作专班,强化组织领导。成立襄阳市图书馆“十四五”规划工作建设落实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组长由馆长郝伶俐担任,领导小组副组长由副馆长汪全新、丁希红、曹禹担任,下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业务研究辅导部主任吴德志担任,办公室具体负责规划的制定、落实和其它日常工作。

(二)加强沟通协调,争取政府支持。以落实《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公共图书馆法》为契机,争取襄阳市委市政府的重视,加大政府投入。同时,积极争取文旅部、省文旅厅的支持、资助。

(三)抓好自身建设,夯实发展基础。通过改革创新,拓展服务领域,提升服务能力,壮大专业队伍,促进自身建设,以自身建设确保“十四五”发展规划业务目标的实现和内部管理水平的提高。

(四)动员社会参与,争取社会赞助。通过服务水平的提高、社会形象的树立和社会公关工作的广泛开展,积极动员社会力量尤其是大中型企业参与到图书馆的建设之中,争取与大中型企业合作,赢得大中型企业的资金支持和物质赞助,以社会力量支持图书馆的建设与发展,支持图书馆“十四五”发展规划的实现。

(五)加强宣传引导,树好单位形象。一要以图书馆自身的网站、微信号等平台做好宣传报道工作;二要积极争取中央、省级以及襄阳市的媒体宣传报道,把襄阳市图书馆的发展面貌、工作成绩,特色亮点宣传好;三要积极争取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关心关注,以多种手段维护好图书馆的形象,提升图书馆的知名度、美誉度。

 

 

                        2020年12月27

【责任编辑: 网站运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