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活动中心 > 公益培训 > 内容

第272期【齐悦读-线下阅读】襄阳市图书馆“齐悦读”读书会走进襄城区卉木林巷社区——举办“赓续红色血脉 弘扬革命精神”剪影

2023-06-29 11:28:32 来源: 点击量:
0

在“七一”建党节来临之际,为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襄阳市图书馆开展“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更广泛倡导“阅享新时代”的全民阅读。普及“家庭阅读、亲子共读”理念,关爱青少年,着力培根铸魂,践行革命精神,传承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剪纸艺术,厚植社区居民的爱国情怀。6月27日下午3:00,社区居民齐聚襄城区卉木林巷社区二楼会议室,参加由襄阳市图书馆“齐悦读”读书会联合襄阳市文联、襄城区卉木林巷社区、襄阳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剪纸艺术专业委员会举办“赓续红色血脉 弘扬革命精神”剪影,特别邀请襄阳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剪纸艺术专业委员会会长朱德和分享。

“剪纸在中国农村是历史悠久、流传很广的一种民间艺术形式。纸的发明是在公元前的西汉时代(公元前6世纪),在此之前人们运用薄片材料,通过镂空雕刻的技法制成工艺品就已流行,即以雕、镂、剔、刻、剪的技法在金箔、皮革、绢帛,甚至在树叶上剪刻纹样,这便是剪纸艺术的雏形。《史记》中的剪桐封弟记述了西周初期周成王用梧桐叶剪成“圭”赐其弟,封姬虞到唐为侯。战国时期就有用皮革镂花,(湖北江凌望山一号楚墓出土文物之一),银箔镂空刻花(河南辉县固围村战国遗址出土文物之一),都与剪纸同出一撤,这些出现均为民间剪纸的形成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南北朝时期《木兰辞》中就有‘对镜贴花黄’的诗句。而中国最早的剪纸作品发现,是新疆吐鲁番火焰山附近出土的北朝时期(公元386一581年)五幅团花剪纸。这几幅剪纸,采用重复折叠的方式和形象互不遮挡的处理手法。”朱德和老师详细的阐述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剪纸的渊源、作品的分类、构图的方法、各方派系的剪纸特色等,引导社区居民充分了解剪纸的发展历程和相关文化,同时手把手指导居民们剪辑特别制作的红色革命剪纸作品。

“1921年7月,中共‘一大’在上海秘密举行。7月30日晚,因突遭法国巡捕搜查,会议被迫休会。7月底,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由上海转移到嘉兴南湖一艘画舫上继续举行并闭幕,通过了《中国共产党党纲》,选举产生了中央领导机构,庄严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20世纪20年代末,毛泽东、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率领中国工农红军来到井冈山开展了艰苦卓绝的井冈山斗争,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点燃了中国革命的星星之火,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中国革命从这里走向胜利;孕育了井冈山精神,激励无数英雄儿女前赴后继。”“延安是中国革命圣地,1935年至1948年,延安一直是中共中央所在地和陕甘宁边区首府。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在这里生活战斗了13个春秋,这里经历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整风运动、大生产运动、中共七大等一系列影响和改变中国历史进程的重大事件。”“遵义会议是指1935年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在贵州遵义召开的独立自主地解决中国革命问题的一次极其重要的扩大会议。是在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和长征初期严重受挫的情况下,结束了王明等人‘左’倾机会主义路线在党中央的统治,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新的中央正确领导,把党的路线转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轨道上来。”社区居民边聆听襄阳市图书馆邓老师对红色剪纸作品的逐一解读,边观赏剪辑浙江嘉兴南湖红船、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延安革命基地、遵义会议纪念馆等红色文化剪纸作品。

不一会,一幅幅红色革命剪纸作品,栩栩如生、惟妙惟肖的呈现在大家面前,社区居民们拿着自己剪辑的红色革命作品,犹如亲临红色革命基地,心中油然升起对党的感激之情、敬仰之情、热爱之情,纷纷拿着亲自剪辑的红色革命作品打卡留念。并逐一欣赏由襄阳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剪纸艺术专业委员会成员们剪辑的百幅党的百年红色革命剪纸作品,回顾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光辉历程,展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社区居民们均表示通过“齐悦读”读书会的学习受益匪浅,过了一个非常特殊的“七一”建党节,不仅沉浸式的体验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剪纸的艺术,更将继承前辈的历史遗志,在新时代不断汲取红色基因的精髓,激励自己更加努力地工作,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建功立业。

(通讯员:邓辉)

【责任编辑: 网站运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