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活动中心 > 公益培训 > 内容

第470期【齐悦读—线上共读—透视新科技】“齐悦读”[线上共读] 《挑战深渊》

2023-07-03 10:52:11 来源: 点击量:
0

讲座题目:透视新科技——挑战深渊          

主 持 人:胜  春

做客嘉宾:叶  聪,中国船舶702研究所工程师、奋斗者号总设计师。

          徐奎栋,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员。

讲座时间:2023年7月3日~7月9日

(备注:讲座视频可循环播放)

https://article.xuexi.cn/articles/video/index.html?art_id=7564085386061708679&read_id=44bfc369-8bef-4b13-8fb6-546d862e114d&ref_read_id=b581c09a-02e8-4eac-84c5-3f23f9424fd1&reco_id=&mod_id=&cid=&source=share&study_style_id=video_default

透视新科技——挑战深渊

 

讲座内容:

各位好,欢迎收看我们今天的《透视新科技》节目,我是主持人胜春。在地球上有一些地方是人类未曾到过的,比如说万米深渊,那里的特点,是一片黑暗,氧气稀薄,并且存在着巨大的压力,几乎很难看到生物的生存。那就在2020年的时候,我国的科学家利用深海潜水器到达了这里,他们为什么要挑战这样极端的环境呢?通过短片来进入我们今天的节目。人类对于海洋的探索远比我们想象的要早,这是公元1717年,一位英国天文学家艾德蒙·哈雷,所设计出的潜水钟。钟体由玻璃制成,空气被储藏在下方的箍铅木桶中,通过管子输送到潜水钟内。据说这样的设计能在18米的水深中,停留1.5个小时。在后续的300多年中,人类不断研究着如何能在水中获得氧气,如何能进入更深的海洋中。在公元1934年,两位英国海洋生物学家设计的空心潜水球,进入海底934米的深度,并成功返回海面。在往后的历程中,美国载人潜水器率先进入了万米深渊,可惜的是由于科技手段不够,两位潜航员只在万米待了20分钟,并没有突破性的科学发现。而其他国家对深海载人潜水器的挑战,都停留在7000米左右的深度,直到2020年11月28日,中国科学家乘坐载人潜水器奋斗者号,到达了10909米的深度,这是我国载人潜水器首次突破万米,也是全球第二个到达万米深渊的国家。中国对深海的挑战都经历了哪些惊心动魄的故事?在万米深渊中,他们又会有哪些新发现呢?

好,短片过后,欢迎回到我们演播室当中。我们首先给大家介绍一下,今天请来的两位嘉宾,第一位是中国船舶702研究所的工程师,同时也是奋斗者号的总设计师叶聪。接下来一位,是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的研究员徐奎栋。在我们很多普通人心中,深渊这个词,还是停留在一个文学层面上,所以我想问,在科学家的眼中,我们怎么定义深渊?深渊,实际上是一个深度的概念,就是海水的深度超过6000米这样的区域,我们把它称为深渊.这跟我们那个成语如临深渊、如履薄冰里面的深渊是同样的两个字,但是科学的话,它是有专门的深度的界限的。(深渊是)超过6000米深的水域,它有好多说法,也有人把它叫做海沟,或者叫超深渊,为什么界定到6000米呢?因为在6000米到4000米之间(的水域),它就深海平原的地方,然后以下是比较深的地方,就到了海沟,到了深渊。也简单地给我们介绍一下,深渊的真实的环境到底是什么样的?

深渊,我觉得最典型的特征它就是深,然后,因为我们知道这水深每增加10米,就增加一个大气压,我们如果想象到了6000米,这个水深的话,那就有600个大气压。这是什么概率?这相当于我们在指甲上,一厘米乘一厘米,差不多有600公斤的重物压在上面,这个压力是相当大的。2016年我们曾经在马里亚纳海沟,我做了一个实验,把一个方便面盒子那么大小的东西,放到6000米水深,拿上来以后,几乎就缩小到很小一点点,压成基本上就是四分之一大小的体积,压得非常小。深渊的环境,它实际上就是板块和板块之间,激烈碰撞的这样一个区位,有可能是海洋和海洋板块,有可能是海洋跟陆地板块,这样冲击的位置,往往是一条狭长型的海沟,这样的一个形状。我们对深渊的探索,到底有多大的意义,值得我们去冒这么大的风险去做呢?

深渊,它是一个奇特的存在,因为板块和板块之间的运动,然后在这个地方有特殊的地质现象,也有特别的生物的现象。到深海去可以了解海底的地质,我们的地壳这些运动。第二个的话就是,陆地上经过了多少多少个百万年,陆地上的生物曾经多少次地接近灭绝,但是海洋生命一直存在,特别是在深海。那么海洋的话可能是生命的起源(地),但是更可能的,它是一个生物的宝库,能够面临这样大的压力。氧气这么少,然后依然能够存在,它能够解答很多科学的问题,所以需要去深渊,去了解深渊,去了解地球,了解深部的地质和生物。说到这个话题,我们通过短片去看一下,中国此次要挑战的深渊,是位于西太平洋的马里亚纳海沟,形成于6000万年之前,这里目前探测出的最深处。是11000米左右,也是地球的最深处。这里一片黑暗,荒凉,寂静,仿佛毫无生机。但人类要探寻的却是那个终极的秘密,在看似不可能的极端环境下,这里到底有没有生命的存在?如果有,那么它们又是如何生存下来的呢?

不过,工程师们首先面临的难题,是如何将科学家们安全地送到万米深渊中,再返回陆地。在数十年的科技研发后,当真正进入深渊之前,他们都会有哪些准备工作呢?普通人作为这个司机来讲,我们要长途旅行的时候一定要看看车况怎么样,那你们的这个检查和准备是什么样的?实际上下潜是一个很专业的事情,我们现在有一支职业的队伍,能够保证它每次下潜前,潜水器的状态正常,就类似于我们开车一样,车胎的气打足了,油加满了,然后各个部分测试一下,短暂地测试一下是否正常,这样才会开车上路。然后把所有的工具准备好,因为现在涉及的学科越来越多,有取水样,取泥样,取生物样,包括还有一些取数据,把每个工具的这个状态检测好,并且把它下去,第一个干什么,第二个干什么,第三个干什么,如果第二个出问题,第三个干什么,这个仔细地策划好以后,就执行下潜的任务了。然后下潜之前应该来讲,首先要了解下潜点,好比这个地方的地形地貌,就是水下它的水深,包括它水文的一些情况。因为这个到了深渊,包括深海底,它有时不是那么平坦,它可能也有沟有壑,可能有些深坑这个地方,所以一定要了解清楚这个地形的情况。你们怎么来判断和选择下潜的这个路径呢?

首先,我们实际上对预计下潜的点,是会有前期的调查的,就是我们去的地方是平原,是山坡,是海沟。另外的话对海水,随着深度的变化,它的密度,海水的密度,现场密度,海水的声音,传播的速度,包括电导率啊,温度啊,都有前期的一些数据的支撑,有了这些数据的支撑的话,我们就会去计算,从水面到万米的海底,它需要多长时间,每个阶段速度是多少。另外的话,会计算我们所带的这些载荷作业工具,它在哪个地方是最佳的释放点,作业点。应该说每一次下潜,每一个步骤我们都会提前做计划,这个计划的精度的话都会到分钟级。很多人说我们既然是下潜,这跟天气(的)好坏,应该没有什么关系吧,这样(的)说法对吗?确实如果潜水器开始下潜,深度超过10米左右,就不受到水面的风啊、浪啊,或者(洋)流的影响了,整个下潜是很平稳的。但是在海上作业,天气是很重要的,特别是在西太(平洋),因为有台风,有季风的影响。刚才我也介绍到,我们不仅是潜水器在单打独斗,还有船舶要给我们提供保障。包括在水面给我们提供定位和通讯,所以船舶的运行,包括这种布放回收,它是依赖这个天气的窗口的。

我们在马里亚海沟,在西太(太平洋),如果要开展深水的作业,我们是要考虑气候的影响的,避免台风的影响,避免季风的影响。尽量选择这个海浪、风速比较合适的情况下,来开展作业。我突然有一个非常好奇的一个问题,我们的潜水器在下潜的过程当中,假如说真的要碰到一个(条)庞大的鲸鱼,当遇到这种情况的时候,我们怎么去避开它呢?这种可能性其实是微乎其微的,因为鲸鱼体型特别庞大,一旦被它碰着,可能对这个潜器,可能还是影响挺大的。但是这片海域,整个马里亚纳海沟,以及南边这片海域,它就是典型的寡营养海域,这个地方为什么,营养源非常低,然后生物量很低,生产力都特别低。因为这个生产力低的话食物就少,所以说鲸类,因为它(是)大洋洄游性动物,它一般会找有食物的地方,食物多的地方去,这片寡营养海域食物少,它通常不会来的,所以我们当时在这片区域做了五次探测,从来没发现大型的鲸鱼。但是这片海域,还有一种比较大型的鱼类,就是那种那种剑鱼,就像剑一样,它前面有一个长的物,就是它的上颌,这个鱼可以达到两三米,这前面三分之一就是长的上颌,这个鱼游得速度很快,可以达到130公里(每小时)。冲击力很强。冲击力非常强,而且它个体比较大,有些可能一百多公斤。所以这种鱼一旦碰上,那对潜水器可能影响很大,因为我们在西太平洋曾经就放过潜标,潜标不都是有一些浮球挂上,然后那个浮球其实非常结实的。

什么材质?是一种塑料,硬塑料,非常硬的,非常结实的这种浮球。有一次他们拿一个浮球,浮球上被插了一条像剑一样的东西,让我去鉴定什么东西,我一看这个很可能是一个,就是剑鱼的长的前面的哪个吻。就撞断了撞到里面,全部撞到里头,这就还是很厉害的。因为它的速度很快,个体比较大,我们可能看海洋生物的片子的时候,很多观众会看过这种动物,前面长长的剑,游速是相当快的,非常快几乎最快的鱼类了。曾经就刚才讲的剑鱼,扎在这个潜水器的壳体上,甚至被带上来过,包括国外的这个无人潜水器,就像一颗鱼雷似的,有鲨鱼去咬它,然后咬不动,鲨鱼就走了的。那当我们碰到这种鱼类的时候,我们的下潜器怎么去规避这种风险呢?我们之前也去浅海区域的时候,也做过相关的一些准备,比如说驱鲨药,在潜水器四周涂一点,另外的话就是我们还有一个特点,我们下潜的速度比较快。鱼,它可能生活在某一个深度区间,然后我们以每秒一米的速度,在下潜的时候它追不上,更多的话就是靠下潜的速度,能够不被它追上。说到这个话题,我们通过短片去看一下。

大部分的鱼类都在4000米以上的海洋中活动,当载人潜水器进入4000米以下的区域时,鲸鱼等巨型鱼类,基本就不见踪影。但其实真正的危险并不是鱼类,而是来自深海中的极端环境。海山、礁石、海沟,各种复杂的地形被隐藏在一片漆黑之中。载人潜水器在下潜时,唯一能依靠的避障科技手段就是避碰声呐。避碰声呐是一种用于探测水中障碍物,以保证船舶安全的设备。它被安装在潜水器四周及下方,最大作用距离可以达到100余米,为潜航员在碰到障碍物之前提供充分的规避时间。随着下潜越来越深,潜航员还将会遭遇哪些风险?我们在下潜的过程当中,从海面到万米的深渊,这个要经历多长时间?简单来讲是三个小时,也就是一秒钟一米,每秒一米的速度。这三个小时,你能以一个普通人的那种感受,告诉给我们,您都看到了什么,经历了什么?如果是从一个驾驶员或者潜航员的角度来讲,实际上我比较关心的就是潜水器的状态,随着深度的变化,这个潜水器的这些电池、设备,是不是有异常?另外的话,我会经常开灯,因为外面是漆黑的,我看看我带的这些设备、工具,有没有什么变化?

对于我来讲下潜和上浮的过程中,驾驶员还是比较轻松的,有时候还要跟第一次下潜的科学家聊聊天,要么是不让他们太紧张,要么是不能让他们太放松,因为毕竟是一个十几个小时的这样的一个工作。有的科学家可能第一次下潜,他很紧张,空间很小,然后就是说可能有些担心,那么这样会影响整个舱内的合作这样的气氛。作为一个经常下潜的潜航员,有必要缓解这样的一个气氛,让大家轻松一点。再过三个小时我们就到海底了,你准备好了没有,然后你有什么要求啊,可以做一些交谈,舒缓一下舱内的气氛。有的科学家太兴奋,花了这么长的时间准备,现在要下潜了,我东看看西看看,东摸摸西摸摸,有这样的想法。然后甚至问一些特别他觉得很感兴趣的问题,跟潜水器有关的,这个时候我们要适当地控制一下,所以,这也是在正式海底工作之前,潜航员和科学家之间一个很好地沟通。调节整个舱内气氛,保证这个任务的完成。太有趣了,过去我们对您的工作的理解,是每一个下潜器的这个总设计师,同时又是驾驶员,后来我们发现跟这个网约车的司机的要求差不多,还需要有服务意识。蛟龙号的时候,我们自己实际上称自己叫深海“的哥”,就是出租车司机,而且是带着科学家往沟里去的,(往)海沟里去的。

这种比喻很有意思,也很风趣。当然有的科学家呢,他既不紧张,也不兴奋,他会趴着窗户看。我们一开始也觉得很奇怪,这个科学家进了舱也不理我们,就趴着窗户看,后来知道他想知道每过一定的深度,舱外的这种发光生物的数量。比如说他会在他的小本上记着,从1000米到2000米,我看到了多少个闪光点。很认真地工作啊。从2000米到3000米看到了多少个,是一个非常负责任,非常珍惜下潜(机会),这样一个科学家,我们也是非常尊重他们的,这样的一个水下的科考的严谨作风。我们业内人士称,深渊是特殊生命的集中地,我们普通人怎么理解这句话。上世纪40年代、50年代,丹麦人(和)苏联人,然后做了13条海沟的调查,然后他们发现了300多种深渊的生物。这300多种生物当中,发现它们的100种,有三分之一就是深渊特有的,然后,这个到了80年代末的时候,也有人写过文章,就梳理了一下全球深渊的生物,差不多有800多种。其实刚才叶老师讲这个深海生物发光,我觉得还是大家比较关注的。因为到深海里面,几乎唯一的光源主要来自动物,就是深海的动物,因为它(是)漆黑一片。太奇妙了这个世界。就是它有些动物可以发光,200米到1000米这个水层里面,75%的动物都可以发光,所以科学家们有些很感兴趣,关注这个不同层深里面,海洋不同的层深里边,不同的生物。因为不同层深的生物,它发光也不一样的,中深层发光的比较多,到了海底它就相对少了,所以大家也了解这个剖面上,一个全海深的剖面上,看看生物的分布。

通过发光也可以来判断,可能什么样的生物在什么地方。所以您看到过无数次应该,给我们介绍一下是一个什么样的状态看到之后。因为我们的潜水器自身的灯光是关闭的,你靠近这个观察窗,会看见像这个流星一样划过的这样一些光点,甚至能够看出有不同的颜色,但是科学家关注它的数量和它的速度,我们不知道。我们有时候说这个感觉,夜空中的这个流星一样,划过啊。那么我们有了这种下潜的机会的话,可以做这样的工作,这个水中的发光生物,也是现在生物的一个研究热点。所以我们没有深潜经历的人,完全可以通过两位的描述想象,那是一个夜幕下繁星点点的世界。说到这个话题,我们通过短片去看一下。全世界的深海中,共有37条超过6000米的深渊。最初,科学家们认为这里没有光线,生命无法存活,是一片死寂的荒漠。但随着载人潜水器不断向深渊进发,科学家们发现,这里栖息着大量奇异的底栖生物。在深海中,有75%的深海生物都拥有发光的功能,这是它们在1.5亿年的时间里。历经了40到50次的进化后逐渐拥有的能力,这些生物为什么能在这样极端的环境下生存,这也是人类不断探索深渊的主要原因之一。当到达海底之后,科学家们又会有哪些新发现呢?

到达海底之后,我们会停留多久的时间用来工作?我们设计的海底工作时间,是六个小时,也就三个小时到达海底以后,我们会在海底连续地工作六个小时,包括坐在海底就是不动了,也包括近底的搜索航行,甚至有的时候我们会离开海底,保持一定的高度对海底进行扫测,这个我们都叫海底的作业,海底的工作时间。具体我们下潜之后,在六个小时的工作当中都有哪些工作,可以给我们介绍一下吗?不同的任务有不同的作业,有的时候我们会长期地坐底,比如说发现了一个非常有价值的对象,那么要取水样,取成就样,取岩石样,然后要布放一些作业工具,让它在水下把它启动,让它开始作业。我们在水下也要爬山,有的时候也要爬一个落差几百米甚至上千米的山,山脚下和山腰上有一些不同的样品,我们要去获取。再说上一个下潜,或者是前几次下潜,我把一个设备长期地放在海底再取样,那么我要找到它,把它回收回来,这都是我们正常的一个海底的作业。在六个小时里面,我们还要花个十几分钟,在水下吃一顿饭。因为三个小时的下潜,再加上几个小时的工作,大家可能要休息一下,饿了。所以整个这十几个小时,还是安排得满满当当的。

我特别好奇,在我们那么狭小的空间当中,我们的生活吃饭,都是怎么进行的呢?三个人待的是一个球舱,因为球形的话,耐压的效果是比较好的,但是这个球舱的内直径只有两米。实际上整个世界我们面对的就不是地球,就是这么样一个小球形舱,小的两内径两米的球舱了。我们说“厚德载物,小球载我。”载我们三个人。然后,这个球舱的话,你要三个人同时起立站直了,这空间也是不允许的,所以如果有一个人希望站立一下,疏解一下疲劳,那么另外两个人的话都要配合,往这个舱壁靠一靠,给他让出一个足够的空间来。当然我们现在有非常好的人机的设计,包括桌板,坐垫,靠垫,把手,这样可以方便舱内的人经常换一换姿势,避免这个疲劳。当然12个小时,我们里面也安排了餐食,也安排了必要的排泄物的处理,照顾到了人的疲劳,包括这个光学的疲劳。所以现在的话,原则上8岁到80岁男性女性,如果自己没有恐惧,也不会影响别人的健康,那么就可以乘坐这个载人潜水器去海底。8岁到80岁,您刚才这个信息的介绍,让我突然产生了一种好奇心,我们普通人,假如说有一天,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也可能有机会经历这种类似旅游一样的这种下潜的探险经历吗?

载人潜水器的确是可以给普通人提供这样去深海的机会,但是现在蛟龙号、深海勇士号和奋斗者号,它的主要工作是深海的探索,所以我们还是希望更多的专业人士来参加三台载人潜水器下潜,将来会有这种旅游观光,甚至探险这种使命的潜水器出来。那个时候的话,游客也好,探险家也好,他们可以乘坐,然后利用好这个潜水器这个装备。说到这个话题,我们通过短片去看一下。与观光潜水器不同,用于海底科考的潜水器在水下需要面对更多的挑战,即使在设计之初已经考虑了不同情况下的应急预案,但仍需要潜航员与科学家随时观察潜水器外部的情况,尤其是在海山热液区作业时,需要考虑洋流对潜器的影响,并与热液喷口保持安全距离,防止潜水器被高温灼伤损坏。每一次成功的下潜,从海面的母船到潜器中的工作人员,都需要紧密完美地配合与协作。科学家一次次向深渊挑战,到底有什么意义呢?当我们研究出了这么高科技的设备,可以下潜到万米深渊之后,看到了那些罕见的或者少见的海洋生物的时候,当我们了解这些信息之后,对我们普通人的生活到底会有哪些影响和改变?对老百姓来讲,包括我们科学家,我们自己也非常想知道,在这个地方非常极端的环境当中,到底除了我们已知道的这些,狮子鱼、钩虾以外,还有其他什么样的东西?它们怎么样来适应这个环境,将来这些深海的这些生物资源,我们可以进行开发利用,包括提取的一些,好的一些有用的化合物,微生物我们进行培养,可以获取它基因,获取特殊的酶,那将来可能对人类的一些可持续发展,包括产生新的药物,我觉得都是非常有意义的。

可能有很多人误解,我们到水下去获得样品,捕鱼捉虾,好像有看到很多视频。实际上我们现在开展这种科考的过程中,也在思考,也在改变。另外的话,在万米的这个水深,都发现有这种微塑料,塑料物质的这样的一个污染,这个明显的是人类活动影响留下的痕迹。留下的痕迹。所以我们现在平时,我们出海的时候,不带塑料包装的水,瓶装水,尽量是可以回收的,这个是平时我们生活上都会注意塑料的使用。包括对于一些污染的物质,比如说电池,我们在享受了一阵子电动牙刷以后,不自觉我觉得又会回到以前,尽量地去节能。虽然我不是做海洋科学的,但是通过跟海去打交道,海上去工作,这些也在潜移默化地改变我们的生活。过去我们在文学作品当中,经常会听到这样的话,“上九天揽月,下五洋捉鳖。”那随着我们国家的航天科技的发展,去月球上取土,我们已经做到了,那“下五洋捉鳖”指的是,我们深海的探测包括研究,也逐步地去进入到世界顶端的这种程度。好,感谢您收看我们今天的《透视新科技》节目,我是胜春。如果您想了解我们更多的节目内容的话,可以下载我们央视频去收看其他的节目。好,今天的《透视新科技》节目就到这儿了,咱们下期节目再见。

(通讯员  邓辉)

【责任编辑: 网站运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