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活动中心 > 公益培训 > 内容

第315期【齐悦读-线下阅读】赓续雷锋精神  传承非遗技艺——襄阳市图书馆“齐悦读”读书会走进东津新区金源社区

2025-04-07 12:29:36 来源: 点击量:
0

 

把雷锋精神代代传承下去,让学雷锋活动融入日常、化作经常,为了更好弘扬雷锋精神,赓续传承红色文化,传承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剪纸艺术,厚植社区居民的爱国情怀,襄阳市图书馆开展“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更广泛倡导“科阅融汇发展”的全民阅读,2月28日下午3:00,众位社区居民齐聚襄阳东津新区六两河街道金源社区会议室,聆听由襄阳市图书馆“齐悦读”读书会联合东津新区金源社区、“金剪刀”志愿服务队开展“赓续雷锋精神  传承非遗技艺”的国粹文化活动,特别邀请襄阳东津新区书画家协会剪纸分会会长张玉勤分享。

“雷锋原名雷正兴,1940年12月出生于湖南长沙,1962年8月因公殉职,年仅22岁。1963年3月5日,毛泽东主席为雷锋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发表于《人民日报》,后相继有各位领导人题词并号召全国人民继续向雷锋同志学习。雷锋同志的舍己为公、大公无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志愿服务、螺丝钉精神影响了一代一代中国人。2019年9月25日,雷锋被评选为“最美奋斗者”。2023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为雷锋同志题词六十周年时作出重要指示:‘新征程上,要深刻把握雷锋精神的时代内涵,更好发挥党员、干部模范带头作用,加强志愿服务保障和支持,不断发展壮大学雷锋志愿服务队伍,让学雷锋活动融入日常、化作经常,让雷锋精神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襄阳市图书馆工作人员先简要介绍了雷锋的生平及党和国家领导人号召全国人民向雷锋同志的品德和风格学习。

“雷锋精神是一心向党、向社会主义的爱国精神;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无私奉献精神;是甘当革命的螺丝钉,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的爱岗敬业精神;是勤奋学习,不怕吃苦的“钉子”精神;是勤俭节约,不断奋斗的坚毅品质……”“雷锋更是助人为乐的楷模。他利用休息时间帮战友洗衣服;看到战友的母亲生病,他悄悄寄钱过去;雨中,他护送一位老奶奶回家,自己却浑身湿透。他用行动诠释着‘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的誓言。”“雷锋同志无论在工作还是在生活上,都秉持着勤勉、艰苦朴素的高尚品格。在工作上,他钻研修车技巧,在自己的岗位上发光发热,做一颗肯吃苦的"螺丝钉";在生活中,他省吃俭用,衣物缝缝补补继续穿,任劳任怨。帮助别人擦地板,擦玻璃,收拾小桌子,给旅客倒水,帮助妇女抱孩子,给老年人找座位,接送背大行李包的旅客。这些事情虽然很小,但每一件都体现了雷锋对人民的深厚感情和无私奉献的精神。” 张玉勤老师带领“金剪刀”志愿服务队的老师们通过展示自己剪辑的向雷锋同志学习、雷锋同志为人民服务的场景、雷锋的“钉子”精神等“学习雷锋精神”剪纸作品,讲述雷锋的简要事迹,及助人为乐的故事。

“这幅剪纸体现出‘雷锋精神万代传’的画面,画面中心是雷锋的形象,他头缀有五角星的军帽,身穿军装,面带温和的笑容,神情亲而质朴,展现出上世纪60年代具有时代感的军人形象。在左侧,能看到一个人搀扶老人过马路的场景,老人拄着拐杖,体现出帮助弱势群体、助人为乐热的精神。在右上方,有一个人为坐在轮椅上的人撑伞的画面,传递出关爱他人,在生活细微处给予帮助的意味。正下方是两个少先队员,他们胸前飘着红领巾,他们扛着树苗和铁锹,展现出他们用实际行动学习雷锋,服务社会,义务劳动的场景。左中下方有三个小孩和一个大人,也是表现出助人为乐的画面,象征雷锋精神对下一代传承和影响。”志愿服务队的老师详细解读所剪辑“雷锋精神”的画面。随后,张老师现场手把手教大家学习如何动手折叠剪纸、剪影、撕纸等剪纸塑形,社区居民们翻舞着手中的张张卡纸,认认真真的剪辑着,不一会一张张鲜红的雷锋头像剪纸出炉了,大家看着亲手剪辑的“雷锋”非遗剪纸作品,心中不由生出敬畏与喜悦。最后,大家手持剪辑的雷锋头像,齐唱歌曲《学习雷锋好榜样》,重温雷锋精神,学习雷锋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

此次活动的开展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唤起了社区居民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剪纸艺术的热爱,更是铭记雷锋精神,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让雷锋精神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

(通讯员 邓辉)

 

【责任编辑: 网站运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