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活动中心 > 公益培训 > 内容

第712期【齐悦读—线上共读—透视新科技】《深海求生》

2025-10-24 15:01:00 来源: 点击量:
0

(通讯员:邓辉)

讲座题目:透视新科技——深海求生         

主 持 人:胜  春

做客嘉宾:何舜平,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研究员。

                 王 堃,西北工业大学生态环境学院副教授。          

讲座时间:2025年10月27日~11月2日

(备注:讲座视频可循环播放)

https://article.xuexi.cn/articles/video/index.html?art_id=16775033908352832009&read_id=78d958b7-6305-4616-ae2e-2df87219d3c5&ref_read_id=6161c60e-4c12-421b-9725-fc22b78b3ff8&reco_id=&mod_id=&cid=&source=share&study_style_id=video_default

 

透视新科技——深海求生

讲座内容:

各位好,欢迎收看我们今天的《透视新科技》节目!我是主持人胜春。2017年我国的科学家在深海7000米处,发现了鱼类的存在,这是一种什么样的鱼可以克服巨大的压力在此生存?科学家研究它,又会给我们人类带来哪些启示呢?我们通过短片进入今天的节目。海面之下有着另一个奇妙的世界,酷似植物的海百合,五彩斑斓的柳珊瑚,还有漫步的海虾,但是当我们潜入6000米以下的深海后,很难再见到生物,这里一度被认为是生命的荒漠。6000米以下的深海被称作海斗深渊,这里终年无光,低温寒冷,不仅缺氧,食物资源匮乏,还有巨大的海水压力,对于常规生命来说,这里是地狱般的禁区。然而,2017年1月,中国的一支深渊科考队在马里亚纳海沟7884米深度处,捕捉到一种奇怪的鱼,它通体半透明,有一对大翅膀般的鱼鳍,没有鳞片的皮肤下显露出内部粉红色的器官,科学家叫它深海狮子鱼。作为迄今发现的在海中生活范围最深的鱼类,深海狮子鱼是如何在这样极端的环境中生存下来?科学家又是怎样发现了这种神奇的生物呢?首先呢,给大家介绍一下我们今天请来的两位嘉宾,一位是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的研究员何舜平,欢迎您,何先生!另外一位是西北工业大学生态环境学院的副教授王堃,欢迎王堃!

当时这个样本您是怎么采集出来的?在探索一号处女航的时候,我们释放了两个潜器,一个是天涯号,一个是海角号。所谓的无人潜器就是没有人下去,但是也没有绳子牵着它,我们把它丢在海里,它沉下去以后待上几个小时,我们给它发一个声信号,它就会浮上来。然后,我们在潜器上面绑了诱捕笼,就是像我们在湖里边抓黄鳝、抓鱼那样的笼子,鱼可以进去,但是它出不来。我们生物室的4个潜次,每一次都捕着鱼了的,所以说2016年底,2017年初一共捕获了12条(深海)狮子鱼,有一个潜次7条,有一个潜次5条,得益于这一次出来之后,才做了这么深入的研究。您怎么能在那么深的地方把这样本取上来?因为(深海)狮子鱼本身它内外通透,它是压力平衡这样的一个身体,所以它拿上来的时候,全部都已经死了。但是它的(身体)还好,还没发生身体这种腐败,或者是开裂,或者是爆裂这样的状态。因为它的身体的皮肤都很薄,胃里面吃的东西很多,所以它表皮撑不住,也有破裂的这种情况。还有它本身没有真皮,所以说拿上来的时候还是好多都不是很完整。

幽深的海底,各种奇特的生物引人遐想,但对于深海探索来说,深海压力一直都是工程技术领域的难题,海水深度超过200米被称为深海,海水深度每增加10米,压强就会增加一个大气压。在万米的深海,一个指甲盖大小的地方,都要承受一头大象的重量。一般来说海水的深度越深,能量越匮乏,生物就越少,而在海底7700米的超深渊带生物最少。尽管深海环境如此恶劣,科学家发现的这些深海狮子鱼既没有坚硬的外壳,也没有鳞片保护,却能够在如此巨大压力下生活的十分惬意,它们又是如何适应这种极端生存环境的?深海狮子鱼到底有什么特点,它有什么与众不同?狮子鱼听起来应该跟狮子有关系,但是实际上狮子鱼在英文里边叫snail fish,蜗牛鱼,实际上它更像一个蜗牛(的肉体),但是为什么我们把它叫狮子鱼?因为它所属的科(是狮子鱼科),鲉形目(狮子鱼科)的这些鱼,在我们的浅海里边,全身长得比较夸张,长得(有)很多那些鳍条,还有那些突起,像穆桂英那样的(戏曲装扮),所以说有点像狮子,所以说叫狮子鱼,它为什么引起了科学家的关注?因为我们一般的鱼类都是在浅海,在过去的几百年,在人们的研究中间,都没有接触到这样的鱼。那么,随着科学的发展,大家不断地潜(入)海(里),才发现有这么深的地方有鱼类。

狮子鱼不仅仅在深海6000米以下有,在浅海也有狮子鱼,它们是一个品种吗?它们都是有一个比较近的共同的祖先,都是属于真骨鱼类。深海狮子鱼它到底生活在一个什么样的环境当中?在深海的话,我们一般来说把它按照光线的划分,可以把它分成三个区,200米以上还有可见光的这种区域,相对来说生物是最多的,那么从200米到1000米这个区域,是有(点)非常微弱的光线的一个区域,也是有(少量的)一些鱼类在生存。那么1000米以下,基本上就是完全一点光线也没有了,如果要有光的话,就是有些生物它会自带发光的一些能力,生物想在这样的环境生存的话,它需要克服的就是深海带来的一些不利的环境。第一点就是说,它是完全黑暗的环境,那么其实对深渊生物来说就很不利了。第二点的话,它是一个非常类似于荒漠的一个环境,那么这样荒漠的环境的话,它在里面食物就很少,那么怎么样在这么少的一个食物的环境下生存下来。第三个就是它的高压,它的压力非常地大,海洋当中平均每下降10米,它这个压力就会增加一个大气压,那么我们这个马尼亚纳海沟最深是11000米,最高的地方可以达到1100个大气压,(深海)狮子鱼到不了那么深,但是也可以达到七八千米这么深。在那样的环境下,它们从外形、从骨骼这个变化是什么?差距是什么?

浅海狮子鱼和深海的狮子鱼差别还是非常大的,主要是一些退行性的东西,因为生活到深海以后,它基本上就没有光线了,它所有的色素都消失了,就变成白的,可以看见里面的血管,它血还是红的,就像一(条)白化的蝌蚪一样的。还有它的真皮消失了,没有真皮,它这个是为了让它(身体)内外的压力平衡,因为真皮它可以抵抗住一些压力。而取而代之,表面一层胶冻状的覆盖物,另外一个它的骨骼发育不全,它的骨骼跟我们正常的浅海狮子鱼的骨骼比,它就变软了,好多地方就合不拢了,骨缝合不拢了,所以使它的整个骨骼系统就是开放的,没有封闭的腔体。没有封闭的腔体的话,就不会承受压力(的)破坏,然后深渊的狮子鱼是非常纤细的、优美的,游起来也是非常地……很漂亮,像仙女一样的。像仙女一样的,所以浅海狮子鱼跟深海狮子鱼相比较,那么它在形态上面的差别,还是通过简略去掉了所有的装饰,它就像一个没有化妆的,就是连皮肤都不要了的东西。

我们在狮子鱼中发现了一个改变,就我们的视觉分为两种。一种是暗视觉,一种是明视觉,明视觉就是对于色彩的感知,更黑暗的时候,那么暗视觉是起到作用的,那么它的明视觉的基因是(基本上)完全丢光了,暗视觉还有一点点残留在里面,它的视觉不行了。那么它到底依赖什么样的一个感官?在那个地方进行生存,我们发现就是说它听觉相关的东西可能是发生了一些改变,什么地方呢?就是耳石。耳石是对动物的帮助是什么?平衡吧。耳石,对,您说的这个非常对。如果说你没有耳石的话,那就变成聋子了,所以说它的听觉可能是让它在那么深的一个环境,能够生存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树木可以通过年轮来判断年龄,鱼的体内也有年轮,那就是耳石。耳石从鱼孵化出来就开始形成,一般是每天形成一个环,并且还能够忠实记录下光照、温度、食物等环境因素,对鱼类的影响,因此耳石也被称为鱼类生长的录像带。通过对狮子鱼耳石的研究,中国科学家找到了更多深海狮子鱼的信息,深海狮子鱼的自然寿命大多在12到15年之间,而且深海狮子鱼的耳石中还记录了它们在发育过程中,曾经到过高于7000米深海至少5°C的水域里生活。由此,科学家们推断,在深海狮子鱼的幼年期可能在1000米以上的海域中生长。伴随着它们渐渐长大,再次回到深海中生活,这项研究通过耳石分析,首次展示了一些最深层鱼类的生活史。

不过仍然有一系列的谜题尚未揭开,深海狮子鱼为什么要这样做?它们幼年期是什么样?如果真的要从1000米回到7000米的深海中生活,它又花了多长时间?这一切都还是个谜,无论发生了什么变化,要去往什么样的新环境,吃饱饭都是很重要的。生活在浅海时,狮子鱼自然无须为食物发愁。那么当它来到食物匮乏的深海荒漠中后,又该怎么办呢?深海狮子鱼在深海6000米以下生活的时候,它吃什么?它可能一年吃不了几回,所以它的胃,我在做解剖的时候发现它的胃很坚韧,它吃虾不会被刺破,它就可以吃很多。它一旦有吃的,它就会吃得很饱,能够管很长时间。解剖过,我们发表论文的这条狮子鱼,解剖了肚子里边有96个小的钩虾的幼体,浅层的那些腐烂的那些食物沉积物,掉下来它也会吃一些。也是它的食物组成的一部分。对,所以正因为如此,我们对狮子鱼的嗅觉受体基因家族进行了广泛的研究,我们也在《自然》子刊上面发表了论文,就发现深(海)狮子鱼,它嗅觉受体里边能够感知正常食物的那部分,那种味道的基因已经退化了,然后仅仅感知尸胺,就是腐烂东西的那种基因。它保持原状还略有增加,就说明狮子鱼从它演化起源,从浅层进化以来,有2000多万年它都没有闻到香味儿,所以抓(深海)狮子鱼一定要用臭东西,我就把秘密都说出来了。

当时我们丁所长第一次去抓它的时候,我们试过很多东西,那些外国人用(过的),他就拿人的这种想象就烤过什么三文鱼,去抓(深海)狮子鱼抓不到的。就只能闻到臭的?对,香的闻不到了,香的它不闻了,闻不到了,因为可能以前外国这些使用过。用的香的、烤的可能效果都不好,使用那种鸡肉放在船上面让它发臭,到最臭的时候把它放进去,然后狮子鱼就在笼里面很多。人们总是对未知的领域心存恐惧,其实深海狮子鱼的海底生活,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糟糕。在马里亚纳海沟8000米深处的洋底,深海狮子鱼竟然是食物链顶端的猎食者。为了填饱肚子,深海狮子鱼改变了捕食习惯,除了以甲壳类为食,它们对腐烂的肉块也来者不拒,为了获取更多食物,深海狮子鱼进化出了大容量的胃,并强化了闻到腐臭食物的嗅觉。2000多万年中,在对自身进行了全方位改造后,狮子鱼终于演化成适合在深海生活的样子。一切都在发展,人类也从未停止过探索深海的脚步,科学家们发明了各种不同的装置来一窥深海的真正面目,从潜水钟到潜水服,再到深潜器问世,越来越多深海里的神奇动物相继被发现,人类逐步看到了更深处的海洋世界。其中深海狮子鱼这种脊椎动物的发现,更让科学家们倍感惊喜。那么深海狮子鱼到底为什么去深渊生活?最初它们又是如何千里迢迢迁徙到深渊中的呢?

在深海的世界当中,狮子鱼它迁徙的时候也是成群结队的吗?在远古的时候,2000多万年以前,现在目前深海狮子鱼的祖先,它生活在太平洋底,大概四五十米的地方,然后因为大洋的板块跟陆地的板块相碰撞的时候,大洋板块比大陆板块要薄,所以说它就被压在下面,逐渐地侵入到地幔里面去了,所以狮子鱼为什么能够去,它是被动地坐电梯式地,它只是感觉到压力越来越大,那么这里头如果下沉的速度比较快,很多鱼类适应不了就会死亡。少数的产生了突变以后,产生了能够适应大压力环境的基因,最后能够“站”到6000米以下的,那就是胜利者,所以为什么狮子鱼现在只到8200米是因为时间不够。如果时间足够长,一万米也会有的,它们这种极端环境的生物都有共同的特点,要么就是逐渐适应的原住民,要么就是先形成了这个环境以后,它入侵自己够强壮,我可以入侵到你这里去,你先形成了深渊,我再往下使劲地冲,冲到你的下面去,我要到新的领地里面去。那为什么会找一个不适合生存的地方入侵呢?因为生命的话,它就是说一旦你有空隙,它就要去占领它,比如说甚至在我们外太空,在宇宙飞船表面,有些时候会有些细菌存在的,只要你有空间,只要你有一个空的生态位在这里,那么我们生命一定要过去。我们生命就是有这样的一个特征,就不管你有多么艰苦,你只要能活下来,我就要去过去。

不断地试探可能性?我就要去试探,我就要去占领新的极限,那么这就是我们生命的一个特点。生命适应环境评估的指标叫作适合度,这个适合度对一个生物来说,它要达到它的顶峰是什么?产最多的后代,占领最宽的地方,生活最长的时代。更长、更宽、更多就是生命的终极目标。那么刚才你问的为什么好的地方不去,要去这么深的地方去入侵,它还有一些特殊的生态因子在这里修饰它的这种行为,像金枪鱼和旗鱼居然是恒温的,它的身体必须要保持高的温度,一般的鱼3万多种鱼都是变温的,温度高它就高,温度低它就低。但是世界上有47种鱼是恒温的,旗鱼或剑鱼,我们去研究它为什么要恒温,结果我们发现什么?旗鱼或剑鱼要去吃的东西可是活的,它必须有很好的视力,如果温度很低的话,神经系统的传递就会受影响,如果条件适合,演化的方向应该是球(形),360度球形的,演化成什么东西都可能。但是为什么地球上的演化是这个样子呢?受环境的驱使把它修剪成这个样子,最后能生存的是逐渐适应的它产生的突变,它的基因产生的突变,导致它表现的改变。然后繁殖的话,我估计它是雌雄同体,然后同时成熟,然后只要是两个物体碰在一起成熟的都可以交配。

通过对深海狮子鱼基因对比和解析,研究人员为它找到了失散已久的表兄细纹狮子鱼,目前它们生活在东海、黄海,以及日本、朝鲜等海域,栖息在水深50至121米水域处,生活压力远远小于它们的深渊表弟。大约2000万年前,这两个物种从同一个祖先那里分道扬镳。在不到2000万年的时间里,为适应超深渊环境,狮子鱼产生了奇妙的形态变化,它们在皮肤、骨骼和细胞等方面经历了脱胎换骨的演变,以承受深海环境的巨大压力和其他挑战。在大数据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人员还揭示出适应超深渊的遗传基础,并由此解析了脊椎动物适应深海极端环境的机制,对深海狮子鱼的研究又能给人类带来哪些帮助?当我们得到狮子鱼的样本之后,我们是通过什么方式来研究出它的基因特色?我们可以在别的鱼中做一些验证,我们选用的一个物种就是叫作斑马鱼,斑马鱼是研究鱼类的一个模式物种。我们发现狮子鱼当中有一个基因,它是相当于丢掉了。那么我们相应我们也在斑马鱼当中我们做了个实验,我们把斑马鱼的这个基因也敲掉,那么敲掉之后,同样我们也观察到斑马鱼的骨骼,发生了和狮子鱼一个类似的改变,那么这是一个。

另外一个就是说,狮子鱼它可以适应这么高的一个压力,我们也想知道普通的鱼,那么它到底可以适应多大的一个压力?就是我们把一个普通的从来没有去过深海的鱼,我们放在高压下,它到底会有一个怎样的反应,那么这个也会对我们理解这个鱼类是如何应对高压有一定的帮助。那么我们就做了一个实验,就是把这个斑马鱼,就放到我们深海所的高压的罐子里,我们用高压去处理它。我们看到在高压的情况下,斑马鱼到底会发生一个怎样的一个改变,我们发现就是说斑马鱼,它适应的一个最大的压力大概是可以到类似于1800米。因为无法对深海狮子鱼进行原位研究,科学家选择与它基因类似的斑马鱼,来了解深海狮子鱼如何从基因上对抗高压?科学家们发现,敲掉了斑马鱼和深海狮子鱼相同的基因后,斑马鱼的骨骼也变得相对柔软,平时生活在浅海的斑马鱼最高可以承受深达1800米的压力。而当压力到达极限,斑马鱼的大脑开始出现紊乱,继而发生死亡,但其它器官相对正常,因此科学家们判断大脑是决定鱼能下潜多深的重要因素之一。那么,深海狮子鱼是通过什么方式保护了自己的大脑?找到它自我保护的答案,对人类来说又有什么意义呢。像研究这种深海6000米以下的狮子鱼,会给我们带来什么?

我们最主要的一个新的发现,就是它如何去适应这么样的一个高压的环境,此前的话我们已经有些发现就是知道有一种物质叫氧化三甲胺,可以帮助蛋白(质),在这么高的压力下,维持它的一个活性。那么,我们通过对狮子鱼的研究,我们就发现它还有很多不同的一个能力来共同帮助它,在这么高压的环境下维持一个生存,那么总的来说有这么几点。首先,它是在细胞层面的话,它的细胞膜要具有更大更好的一个流动性。第二是它在蛋白(质)的层面,它有一个很好的清除错误折叠的一个蛋白(质)的能力,这些能力综合起来就可以帮助它在这么深的环境下,让它自己保证,一个细胞能够正常地运行,它的一个功能。那么我认为首先研究深海狮子鱼,它可以让我们接触生物多样性的新边界,另外一个,这种新的适应就是生物适应的极限是什么?那么我们人类是脊椎动物,这(深海)狮子鱼也是脊椎动物,它的一些适应,比如说刚才王堃说的对蛋白质折叠错误的修饰、修复,或怎么维持它的结构。那么对于我们人类的某些疾病,我们人类的某些疾病不就是蛋白质的折叠发生了这种改变,或者某些基因突变导致蛋白质的不正常吗?那么它的这种机理可以给我们一些新的提示。

我接着何老师往下说,蛋白(质)折叠错误的话,会导致我们人类很多疾病,比如说像阿尔茨海默症,还有像疯牛病,那都是蛋白(质)折叠发生了错误。那么,蛋白(质)折叠发生错误的话,我们现在还是没有很好的手段去把这些错误折叠蛋白(质)给清除掉。那么,让它在我们体内一直积累,特别是在大脑中发生积累的话,那就会导致这样的一个疾病,但是高压就是一个这样的环境,高压它会刺激蛋白(质),它就没有办法进行一个正确的折叠了。蛋白(质)折叠错误了,那么蛋白质的功能就不能正常行使了,高压它就是这样的环境,它就会让你蛋白(质)不停地出错。通过研究发现,深海狮子鱼不仅仅是外表做出了改变,在我们无法用肉眼看到的细胞层面,它同样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高压下水分子会挤入蛋白质内,破坏蛋白质的功能,引发疾病甚至死亡,但是深海狮子鱼体内所含有的一种叫氧化三甲胺的物质,可以避免这个问题,氧化三甲胺可以和水分子紧密结合,这样蛋白质的功能就不会被破坏。由此可见,为了在深海求得生存,深海狮子鱼从内到外,都进行了极其彻底的自我演化,或许在未来,人类可以从它身上得到更多探索深海极端环境的启发。它的基因特性,是不是可以启发比如我们各国都在努力地研究深海的潜水器,它的技术难点就是解决压力的问题。如果我们能找到一种材料,类似于狮子鱼这样皮肤的这种材料,和骨骼的这种材料是否就可以解决下潜压力的问题?

何老师之前跟浙江大学的老师合作,然后就是做了一个仿生狮子鱼,在深海1万米的时候,它依然可以就是说可以一个很好的游动。就是狮子鱼的文章发表了以后,它利用了我们的原理,所谓的狮子鱼就是一团胶冻状的物体里面剩下的几根骨骼支撑着它,过去的时候,他们想象要做机器鱼。要做一个很硬的东西来保护它,一直就不可能做,这个很困难,所以它模仿狮子鱼以后,就做了这样一个东西,就用了这种高分子材料,然后电子它可以在电力驱动下面,能够在下面游动。所以它带给我们很多固定思维模式的突破,在其他方面还有突破吗?首先研究深海狮子鱼,它可以让我们接触生物多样性的新边界,地球这颗行星在我们的脚下,那么我们怎么来更好地利用它,肯定就是说我们把平原的、浅海的,或者是有森林的沙漠的都研究得差不多了,那么往下面走到洋底究竟是个什么样的状况?还有一个就是说大压力的情况下,它发生的这种对其他环境,对它来说都不利的(状况),那么它能够正常地生活,说明它对抗这种不利的因素是有本事的。那么它的这种原理的话,利用起来我们对人的保健,和未来医疗的这种精确治疗,我认为是有启发的。

这种鱼它代表了,我们生命适应的一种极致,就是我们的生命它可以适应如此深的一个环境。因为我们人类,我们现在是生活在地球,但是我们将来有一天,我们也许会走出地球,然后我们会去往宇宙更深处。那么,宇宙中那有各种各样的一个环境,我们人类将来也许也需要适应各种各样的一个环境。深海它也代表了这样一种极端环境,我们也许可以从这些生命当中进行一些学习。得到哪些信息去借鉴,我们未来的生活?包括是医药方面,或者说探索未来,能不能起到一个借鉴的作用,这个都是我们希望通过,从这个鱼身上进行一个学习的。我们通过对狮子鱼的研究和其他生物的研究,就是让人类活下去,在不同的环境下能够继续繁衍下去,继续生存,这是科学的意义。今天非常感谢两位,也感谢您收看我们今天的《透视新科技》节目!如果您想了解我们更多的节目内容,可以下载央视频收看我们过往的节目。好了,今天的节目就到这儿了,我是胜春,咱们下期节目再见。

【责任编辑: 网站运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