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新书推荐 > 内容

馆长书单·第73期|以文字为剑,以情怀为盾— —革命作家刘白羽

2025-09-17 17:02:00 来源: 点击量:
0

刘白羽,男,1916年出生,2005年逝世,北京人。中共党员。1936年毕业于北平民国大学中文系。1941年参加革命工作,历任延安文抗支部书记,重庆《新华日报》副刊编辑部主任,新华社总社军事记者,总政文化部副部长,中国作家协会党组副书记及书记、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国务院文化部副部长,总政文化部部长,人民文学杂志社主编,大军区副职。全国第一届政协代表,全国第一、二、三、五、六届人大代表,全国第七届政协委员,中共八大代表,国际笔会中国笔会中心副主席,中国传记文学学会会长,中国作家协会第五届名誉副主席。

1936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长篇小说《风风雨雨太平洋》,散文集《红玛瑙集》、《海天集》、《秋阳集》、《腊叶集》,短篇小说集《草原上》、《兰河上》、《五台山下》、《太阳》、《幸福》、《扬着灰尘的道路上》、《晨光集》,报告文学集《刘白羽东北通讯集》、《环行东北》,短篇小说《无敌三勇士》、《政治委员》,散文《长江三日》、《日出》等。电影文学剧本《 中国人民的胜利》获1950年斯大林文艺奖一等奖,散文《芳草集》获1989年中国作协优秀散文奖,长篇小说《第二个太阳》获1991年茅盾文学奖,长篇回忆录《心灵历程》获1995年优秀传记文学奖。

他的散文具有鲜明的个性风格,如果以几个字加以概括,这就是雄浑豪放、慷慨激越。由于每位作家的气质与经历的差异,往往形成了风格的各异。力担时代使命的责任、紧追时代的足印、深思哲理的意义、诗性表现的激情,这些浑成一体构成了刘白羽散文风格形成的内在元素。刘白羽还在结构上用战争年代的细节与建设时代的情景两相对照、议论与叙事的杂糅穿插、时抑时扬的顿挫处理等手法,使叙写笔致大起大合、汪洋恣肆,显示出狂放不羁的章法个性。而在语言修辞上,他酷爱以浓墨重彩来表述自己天马行空的想象与联想,吁请像油画似的繁复、绚烂的语言色彩,以服从与调适雄浑与豪放风格的创造。其小说“笔端饱含革命激情,无论是描写人物或叙述事件,他都不掩饰自己的强烈感情”。例如,以横渡长江为题材的中篇小说《火光在前》,是“在紧张的战争之中,膝盖头,马鞍上,火线夜晚没有灯亮,就映着通红战火,奋笔疾书”(《早晨六点钟》代序),仅仅用了22天时间就写成了。这种无法遏制的激情,必然形成其小说叙事之政论情结和以情驭笔的诗性表达。

刘白羽是一位对人民寄托着无限深情的作家,是一位战斗的文艺工作者,他切切实实地以自己丰硕的创作实绩,不仅证明其自觉做一个“人民的通讯员”是其毕生的诉求,而且证明生命与文学同构、革命经历与创作道路合辙之时代使命,最终成就了人民作家的刘白羽。

 

1.《第二个太阳》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索书号:I247.51/223

内容简介:作者在人民解放军渡江南下的广阔的背景下,用饱含激情的笔触抒写了秦震、陈文洪、梁曙光等解放军高、中级指挥员和普通战士丰富的内心情感和坚定的革命意志。亲人生离死别,战士流血牺牲,新中国如旭日喷薄——作者将其充满诗意的优美语言和起伏跌宕的故事情节融于一体,使作品呈现出独特的艺术风格。本书荣获第三届茅盾文学奖。

 

2.《火光在前》

出版社:河南文艺出版社

索书号:I247.57/5675

内容简介:本书是当代著名作家、第三届茅盾文学奖获得者刘白羽的中篇小说集。其作品鲜明的时代色彩、独特的艺术风格,充满生活气息和革命浪漫色彩。代表作《火光在前》以人民解放军渡江作战战役为创作背景,真实反映了人民解放军在党和毛主席的领导下,在人民群众无私无畏的支援下,克服种种艰难险阻胜利前进的英雄壮举。人物形象鲜明,富有生活气息和浪漫色彩。被认为是新中国第一部描写军事题材的中篇小说,是一部向1949年新中国成立的献礼之作。所收入的《成长》《清河崩裂了》是他早期的作品语言清丽,感情真挚。融写景、纪实、抒情于一体。

 

3.《红玛瑙》

出版社: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索书号:I627/108

内容简介:本书是刘白羽的优秀散文的合集,本书共分为《马鸣风萧萧》、《大地的心灵》、《白蝴蝶之恋》三辑。包含了《巍巍太行山》、《写在太阳初升的时候》、《昆仑山的太阳》、《白蝴蝶之恋》等。作者是现当代文学的杰出代表,具有高度的审美,对散文情有独衷,他文笔优美,立意独到,写出了散文之美,既有时代性又有艺术性。

 

【责任编辑: 网站运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