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馆务公开 > 专题特藏 > 内容

襄图典藏·地方文献精品荐读|第180期:山水笺上的心灵诗韵《乡恋的味道》

2025-10-15 15:24:07 来源: 点击量:
0

他以诗作构成的精神年轮图谱,既记录着襄阳地域的文化肌理,更雕刻着或微小、或辽阔的灵魂注脚。

将心灵的返乡嫁接到山水的年轮之中

让自然的永恒来消解时间的焦虑

我们看到的不仅是自然景观的诗性变异,更是现代思想困境下的精神生态修复。

以诗意之心消弭繁杂烟火,在故乡与时间中诗意地栖居。

这是一本“中国式乡村情结”写意抒怀诗

对乡村亲情、友情、爱情的热烈抒怀

对乡村一草一木一花的殷切赞美

对乡村工作、乡村生活、乡村记忆的眷眷之情

 

书目推荐:

书名:乡恋的味道

著者:蒋志华

索书号:I227/4538

馆藏位置:襄阳市图书馆五楼地方文献馆

《乡恋的味道》共分为六辑。其中包含了赞美各种花朵容貌品质的咏物诗、描写中国各地自然景观的山水诗、表达恋人之间款款深情的爱情诗、表现家乡农村风土人情的乡土诗、感叹岁月流转季节变换的时节诗、展现作者人生思考与内心宁静的哲理诗等。

其中的诗歌文化底蕴丰富,色彩感与画面感强烈,更不乏一些点睛佳句。情感变化多样,时而细腻,时而豪放,时而柔情。作品表现了作者对自然、对生活的热爱与赞美,也蕴含了其对人生的不懈探索与深刻思考。

 

精选欣赏:

相恋翡翠峡

 

是谁袒露这一条神奇的沟壑

是谁散落这一峡晶莹的翡翠

一条直不起来的羊肠小道

弯拐一抹又一抹的风景

撩动一拨又一拨的情愫

太阳来不及走完回家的路

只身掉进这陡峭的谷溪

从未设防的银潭

轻轻吹拂这迷人的涟漪

 

山花烂漫

流水潺湲

石缝鱼在这里游弋无痕

是宁静摇摆一池透明的心绪

常青藤在这里笔直遒劲

是寂寞拉长一根思念的缆绳

磐石在这里水淋淋情依依

即便是晴朗的日子

也是湿漉漉绿油油的相思

 

薄暮咀嚼着阳光

月亮吞噬着思念

一泓清冽柔柔的水如音乐

缓缓流淌一首又一首歌曲

一坡苍翠郁郁的山像国画

渐渐长成一幅又一幅传奇

造纸的古石

和鸣的野鸟

缭绕的炊烟

灵山伴着秀水

秀水绕着灵山

翡翠峡啊 你真素面朝天

你像泰国一位美女英拉

从白天美丽到黑夜

翡翠峡啊 你太无遮无拦

你让我坠人万劫不复

爱的深渊

——选自《乡恋的味道》

deepseek点评:

《相恋翡翠峡》赏析

这首诗歌以翡翠峡为抒情载体,构建了一个自然与情感交融的灵动世界。全诗通过三个维度展开艺术表达:

一、空间拓扑的视觉诗学

诗人以"沟壑-峡谷-羊肠小道"构建垂直纵深的空间结构,用"一抹又一抹的风景"形成水平延展的视觉韵律。这种三维空间拓扑中,"太阳掉进谷溪"的夸张意象,既强化了峡谷的陡峭,又暗示了时间维度在空间中的凝固,形成时空交织的立体诗境。最后"灵山伴秀水/秀水绕灵山"的回环结构,将空间叙事推向哲学层面的生命对话。

 

二、物质诗学的感官交响

诗中运用通感手法创造多感官交响:"银潭吹拂涟漪"是触觉向视觉的转化,"清冽水如音乐"实现听觉与味觉的联觉,"湿漉漉绿油油相思"则将视觉质感转化为情感湿度。物质元素如古石、野鸟、炊烟等,通过"造纸""和鸣""缭绕"等动态化处理,使静态景观获得生命韵律,形成自然界的物质交响诗。

 

三、情感力学的拓扑转换

情感轨迹呈现螺旋上升的力学结构:从"撩动情愫"的初动,到"思念缆绳"的延展,最终坠入"万劫不复深渊"。诗人巧妙运用自然物象的物理属性暗喻情感状态:常青藤的"笔直遒劲"对应情感的坚韧,磐石的"水淋淋"映射情感的浸润性,月亮的"吞噬"暗示情感的不可逆性。结尾处将翡翠峡比作泰国前总理英拉,既赋予自然景观以人格魅力,又暗含政治美学向自然美学的转译。

 

这首诗歌实现了地质景观向情感景观的拓扑转换,在物象与心象之间搭建起量子纠缠般的诗意关联。通过解构自然元素的物质属性,重构出情感世界的能量场域,展现出当代山水诗学从摹写自然向心灵拓扑的范式转变。

 

· 本书现藏于襄阳市图书馆五楼特藏馆,特藏馆每周二上午向读者开放,其它时间可在襄阳市图书馆前台预约阅览。

【责任编辑: 网站运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