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润清明 传统焕新彩
清明时节,春和景明。襄阳市图书馆(少年儿童图书馆)以“慎终追远、传承文脉”为主题,在总馆、分馆及城市书房联动开展系列文化活动,通过“线下体验+云端共读”的创新模式,让传统节日焕发时代魅力。据统计,清明假期襄阳市图书馆(少年儿童图书馆)及各分馆、城市书房共开展线上线下活动11场,接待读者2.8万人次,彰显出“文化惠民”工程在新时代的蓬勃生机。
一、多元举措:让传统节日“活”力四射
襄阳市图书馆(少年儿童图书馆)深挖传统节日的教育价值,书领亲子园创新开展“清明雨润英雄志 亲子共读家国情”主题教育活动,采用“户外缅怀”与“课堂浸润”相结合的教育模式,在孩子们的心中播撒红色火种,传承文化基因。“少图课堂”推出《西游记》皮影戏专场活动。专业非遗传承人带领小读者亲手制作皮影角色,通过光影艺术再现“三打白骨精”经典桥段。孩子们在操控金箍棒翻飞的过程中,不仅感受到皮影戏“一口道尽千古事,双手对舞百万兵”的独特魅力,更领悟到名著中惩恶扬善的精神内核。同期举办的《油菜花开》主题绘画活动,以二十四节气为切入点,指导少儿读者用水墨晕染出汉江流域的春日胜景,构建起穿越古今的审美对话。
二、多维视听:打造沉浸式文化空间
为丰富市民文化生活、发挥公共文化阵地服务效能,襄阳市图书馆(少年儿童图书馆)在清明假期推出多元文化活动:一方面联合市农村银声院线有限公司开展"光影襄图"电影展播,为300余市民放映成长主题儿童电影《莫莉的冒险》,打造亲子共赏的勇气之旅;另一方面自4月2日启动2025年"书香润成长 襄图启未来"春季研学季,首批接待市第三中学2000名师生及襄州区第七中学430名师生来馆研学,通过"授课+实践"的创新模式,引导青少年在书香中探索世界,在行走课堂中深化阅读,实现视野拓展与心灵成长的双重收获。两大活动以视听为媒介、以研修为载体,立体化满足了不同年龄段市民的精神文化需求,也进一步彰显了图书馆作为城市文化客厅的引领作用。
三、智慧阅读:构建终身学习生态圈
“齐悦读”线上读书会突破时空限制,吸引3000余人次云端共读。《三磅宇宙与神奇心智》导读活动邀请脑科学专家,结合清明“祭祖敬宗”习俗,解读人类记忆形成的生物学机制;《区块链可靠吗?》主题研讨则从技术伦理角度,探讨数字时代如何守护文化记忆。两场直播累计获赞万余次,评论区涌现出“科技发展不应遗忘文化根基”“数据存储与家谱传承的古今呼应”等深度讨论,彰显全民阅读的思辨活力。
襄阳市图书馆(少年儿童图书馆)将持续以传统节日为纽带,深化“图书馆+”服务模式,深耕“我们的节日”文化品牌,将端午香囊制作、七夕晒书、中秋古籍修复体验等传统文化项目纳入常态化活动,以创新姿态守护文化根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