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活动中心 > 知识讲座 > 内容

古典诗词点亮当代生活:市图书馆三顾分馆举办文化公益讲座

2025-08-12 15:13:27 来源: 图书借阅部 点击量:
0

当古典诗词遇上烟火日常,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8月9日,汉江阅诗歌文化公益讲座在襄阳市图书馆三顾分馆开讲,特邀枣阳市委党校理论教研究主任、诗词学会副会长、湖北好人惠随琳老师前来授课,以《于烟火处寻诗:让古典诗词点亮当代生活》为题,带领现场百余名读者解锁诗词的“实用密码”,让千年文脉浸润现代生活。  

从“背诵题”到“生活美学”:诗词的当代打开方式  

“春节祝福只会说‘新年快乐’?朋友圈配图总缺一句点睛之笔?”惠老师以现代人常见的表达困境切入,指出古典诗词并非束之高阁的文物,而是可随手拈来的生活美学工具。通过拆解“千门万户曈曈日”之于节日祝福、“春风又绿江南岸”之于朋友圈晒春、“玲珑骰子安红豆”之于情感表达等鲜活案例,惠老师生动演示了如何将诗词转化为社交中的“语言高光”,让现场观众直呼“原来诗词还能这样用”。  

情感疏导与文化共鸣:诗词的精神疗愈力  

讲座中,惠老师特别强调诗词对现代人情绪管理的独特价值。“失意时读‘长风破浪会有时’,孤独时品‘天涯共此时’,古典诗词是中国人刻在DNA里的精神慰藉。”他结合心理学视角,解析诗词如何通过凝练的意象与跨越时空的共情,成为疏导焦虑、安顿心灵的“文化良方”。现场读者纷纷感慨:“古人早已把我们的悲欢写透了。”  

互动环节:市民分享“我的用诗日记”  

“我用‘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邀朋友聚餐,氛围感拉满!”“孩子毕业时送了‘须知少日拏云志,曾许人间第一流’,比‘前程似锦’更有力量。”在互动环节,多位市民分享了自己活用诗词的暖心故事。惠老师逐一点评,并建议从“小场景”入手:节日贺卡、书签题句、家庭餐桌上的“每日一诗”,都是让传统文化“活起来”的微实践。  

 襄阳市图书馆三顾分馆将持续推出系列文化公益讲座,通过书法、节气等主题活动,推动经典走进日常生活。正如惠老师所言:“诗不在远方,而在低头拾起的烟火里——这才是文化传承的真正意义。”

 (通讯员:叶艳 小柒)

 

【责任编辑: 网站运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