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伴暑行!襄阳市图书馆“加减乘除”四举措打造全民阅读新体验
今年暑期,襄阳市图书馆到馆人数大幅攀升,单日最高达9550人次,远超新馆日接待5000人的设计容量。面对“消暑”与“求知”的双重需求,襄阳市图书馆巧用“加减乘除”工作法,优化服务方式,提升服务质效,为市民打造了沉浸式、多元化的新型阅读体验,让书香传递成为襄阳市2025年暑期最动人最靓丽的风景。
一、服务扩容做“加法”,延伸时空拓资源
服务时长“加”量延展。自5月起实施夏秋季延时服务,开馆时间提前至7:50,闭馆延至20:00,自习室开放至21:00,日均增加服务4小时,精准破解“上班族”与“学生党”时间错位难题。空间品质“加”码升级。升级硬件设施,新增阅览坐席、室外长椅,引入“书襄”咖啡、文创商店及智能售货柜,丰富读者食堂餐品,打造集阅读、休闲、社交于一体的复合文化空间。数字资源“加”速扩容。上线5大数字资源平台,涵盖电子图书、学术文献、传统养生、学习备考、健康养生等领域,其中“畅想之星”收录3万种经典读物,“百链”平台整合500个中外文数据库,文献传递效率提升,“维普考试资源库”提供“150万+”试题,为读者提供“云端知识库”,满足读者居家查资料、备考试、学养生的多元需求。
二、优化流程做“减法”,畅通诉求解难题
诉求响应“减”时提速。建立“24小时响应机制”,通过“诉求速办”小程序、“读者意见簿”及“我为图书馆献一策”等,实现读者诉求闭环处理。7月以来,12345热线单量同比减少,且基本为建议咨询类。针对暑期人流高峰,召开专题会议解决空调制冷、网络卡顿等问题,调节高楼层空调效果、增加防晒窗帘和阅览座席,保障读者“进得来、待得住、学得好”。秩序维护“减”扰保畅,领导班子带头巡场引导,通过分区管理、增加导引标识和文明阅读提示、规范少儿区喧闹、成人区高声交谈等行为,营造安静有序的阅读氛围,让阅读回归本真。
三、创新模式做“乘法”,聚合力量增效能
活动矩阵“乘”势裂变。围绕丰富市民暑期生活需求,持续推出“汉江讲坛”“少图课堂”“市民大讲堂”“光影襄图”等系列活动。“少图课堂”由每周两场增至4场,让孩子们乐享知识。“楚天书院襄阳分院活动”走进城市书房,助力市民休闲学习两不误,增强图书馆吸引力、带动人流增长。联合奥运冠军王宗源家庭举办“从跳台到人生”阅读分享会,融合体育精神与阅读力量。开展“诗词中的二十四节气・处暑”亲子活动、“砖上有乾坤”古建筑砖文拓片特展、“舌尖上的襄阳”美食文化讲座等特色活动,让传统文化鲜活呈现;组织读者参与长江读书节讲书人大赛,录制短视频,通过馆视频号推广“行走的阅读”,推动全民阅读破圈。7、8两个月襄阳市图书馆共开展活动171场,线上52场,线下119场。志愿力量“乘”数聚合。暑期公开招募120名“智慧树”志愿者,开展“外借星云•书香传递者”、“采编匠心•书籍塑造师”、“古籍焕新•时光修复师”等7场主题培训,提升志愿服务专业性。120名志愿者分别在高峰时段提供导览、咨询、文明引导、图书整理等服务,缓解人力压力,实现“智慧化+有温度”服务融合。
四、破解难题做“除法”,精准施策补短板
安全隐患“除”患清零。建立高温天气设备巡检机制,对空调、电梯等设施每日维护,即时整改安全隐患。针对停车场车位紧张问题,协调周边临时停车区域,引导车辆有序停放;对影音室采取预约限流,消除踩踏风险,实现安全与体验兼顾。服务短板“除”滞提效。举办第二届社会监督员聘用仪式暨读者恳谈会,面对面倾听读者心声,收集30余位读者代表意见,现场回应“加大畅销图书采购”“增设城市书房和分馆”等诉求,承诺一周内落实无线网络优化、阅读环境改善等立行立改问题,制定古籍数字化、总分馆建设时间表,稳步推进长期任务。
据统计,2025年暑期,襄阳市图书馆接待读者超42万人次,图书外借超20万册次,数字资源访问量达98万次,均创历史新高,谱写了“书香襄阳”的精彩篇章。
(通讯员:解齐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