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享书香·慧联城乡 ——襄阳市图书馆亮相全市新型公共文化空间示范交流活动
2025年9月24日,襄阳市新型公共文化空间示范交流活动在宜城市顺利启幕。这场由市文化和旅游局牵头组织的行业盛会,不仅是对全市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建设成果的集中检阅,更承载着“推广优秀经验、提升服务效能”的重要使命。襄阳市图书馆受邀参会,馆党总支委员、副馆长彭晓梅以主题发言的形式,分享了襄阳市图书馆在该领域的创新实践与显著成效。
在大会交流环节,彭晓梅以《智享书香·慧联城乡——襄阳市图书馆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建设的实践与探索》为题,系统介绍了市图书馆在推进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建设方面的创新做法与显著成效。近年来,襄阳市图书馆始终锚定“打造城乡一体的智慧文化服务网络”这一核心目标,通过“四智驱动”“三融并举”“三核要素”三大关键路径,稳步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从传统的“阵地服务”向智慧化、多元化、便民化的“全域服务”转型,让文化惠民的触角延伸至城乡每一个角落。
谈及具体实践,彭晓梅重点解读了襄阳市图书馆构建的“智慧空间、智慧服务、智慧阅读、智慧管理”四位一体建设模式。从刷脸即可通行的人脸识别门禁,到精准匹配读者喜好的智能荐书系统,再到能与读者实时互动的虚拟阅读推荐官“襄文”,一系列智慧应用场景的落地,让“科技赋能文化”不再是抽象概念,而是读者触手可及的便捷体验。同时,她还介绍了市图书馆在服务创新上的“三融并举”策略:实体场馆与虚拟平台深度融合,打破空间限制;日常借阅与特色活动有机融合,丰富服务内涵;跨部门协作与跨地域联动高效融合,整合文化资源。而“以人为本、明确定位、多元探索”的可持续发展机制,则为这一系列创新实践提供了坚实保障。
一组亮眼数据,直观展现了建设成效:截至目前,襄阳市图书馆已在全市建成7家智慧城市书房、17家标准化城区分馆,累计服务群众超450万人次,图书借阅量突破100万册次,各类文化活动成功举办500余场。这些数字背后,是市图书馆服务覆盖面的持续扩大,更是“书香襄阳”建设在城乡大地的生动实践。
此次示范交流活动,为全市公共文化单位搭建了宝贵的互学互鉴平台。襄阳市图书馆的实践经验,因其可复制、可推广的特性,为各县(市、区)推进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建设提供了清晰样本。未来,襄阳市图书馆将继续沿着“智慧化、特色化、便民化”方向持续深耕,不断推进城市书房与城区分馆提质扩面,让智慧书香浸润更多人心,为“书香襄阳”建设注入源源不断的新活力。